环境犯罪罚金刑应转向选处制模式/刘亚武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6 09:56:49   浏览:986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对于环境犯罪的处罚方式,我国目前采取自由刑和罚金刑两种。目前,罚金刑在适用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适用对象局限于故意犯罪。实践中很多事故的发生是由于行为人责任心不强、不严格遵守技术和安全规程、缺乏应有的警惕等原因造成的,给他人人身、公私财产和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有必要对这些行为给予财产上的惩罚。然而刑法中罚金刑仅适用于故意犯罪,适用对象过于狭窄。

其次,适用方式欠灵活。目前的环境犯罪中,绝大多数环境犯罪罚金刑的适用方式均是无论犯罪情节严重与否,都会被科以罚金刑,即必并制。而犯罪者在“打了不罚,罚了不打”的观念支配下,往往认为既然已被判处自由刑,不交罚金法院也没办法,这样就导致了罚金刑难以执行。

最后,罚金数额缺乏明确规定。虽然无限额罚金制可以使法官根据犯罪人的犯罪情节、经济状况决定应判处的罚金数额,但是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无限扩大容易滋生司法腐败,还可能造成各级、各地区对罚金刑判决的随意性较大,甚至出现同罪异罚现象,影响司法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对此,笔者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完善:

首先,扩大罚金刑的适用范围。从各国立法规定看,过失犯罪一般都包含在罚金刑的适用范围内。过失犯罪者主观恶性不大,往往不具备反社会的动机,再犯的可能性小,处以罚金刑能起到较好的预防作用。因此,建议对我国环境犯罪中的大多数过失犯罪增设罚金刑,以进一步发挥罚金刑代替自由刑的作用。

其次,完善罚金刑的适用方式。对某些轻罪、偶犯、初犯、中止犯等社会危害性较小的环境犯罪,规定单处罚金制,既有利于犯罪者的改造,又能为修复环境提供必要的资金。另外,要从必并制为主转向选处制为主,减少必并制的数量,即对较轻的犯罪尽量适用选处罚金制,对较重的贪利性犯罪可规定并处罚金。

最后,明确环境犯罪罚金数额。目前环境犯罪罚金刑给审判机关过大的自由裁量权,实践中常常使犯罪人所受的惩罚与其行为对环境的损害程度及因破坏环境而获得的利益相比非常小。应该改变传统的无限额罚金制,明确规定环境犯罪中犯罪人所承担的责任范围,并加大惩罚力度,使犯罪人预见到自己行为无利可图,从而降低环境犯罪的可能性。(作者单位:江苏省泗洪县人民检察院)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哈尔滨市建筑艺术广场管理办法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民政府


哈尔滨市建筑艺术广场管理办法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令
第74号


  《哈尔滨市建筑艺术广场管理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2001年11月29日第9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

                               
代市长 石忠信
                              
二○○一年十二月五日
                        








  第一条为加强建筑艺术广场的保护和管理,保持环境整洁,展现 传统风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哈尔滨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对建筑艺术广场(以下简称广场)的保护和管理。
  第三条广场的范围:东起地段街车行道西侧道路边石,西至兆麟街车行道东侧道路边石,南起透笼街车行道北侧道路边石,北至喇嘛台胡同南侧道路边石。
  第四条本办法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广场管理机构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第五条广场中的建筑艺术馆(圣·索菲亚教堂)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应当依照国家有关文物保护的有关规定和哈尔滨市保护建筑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保护和管理。
  第六条广场管理机构负责对广场内的建筑、公共设施和路面进行养护维修。
  第七条广场专职清扫保洁人员,应当定时对广场内进行清扫保洁,冬季雪停即清,保持广场环境的整洁。
  第八条单位和个人进入广场内,应当爱护广场内各类设施,保持广场秩序和环境整洁,不准有下列行为:
  (一)随地吐痰、便溺、乱扔废弃物;
  (二)堆放物品;
  (三)在建筑物墙面、树木或者公共设施上涂写、刻画或者张贴各类宣传品;
  (四)侵占、拆除、损坏或者移动各类公共设施;
  (五)以建筑艺术馆为背景进行营业性拍照或者制作广告;
  (六)从事经营或者义卖、义诊等活动;
  (七)燃放烟花爆竹或者携带其它易燃易爆品;
  (八)其他有碍广场秩序和环境的活动。
  第九条广场内,除残疾人手动代步车、儿童手推车和因情况紧急进入广场救灾的车辆外,不准其他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进入。
  第十条单位在广场内组织文化或者法律宣传等活动,应当征得广场管理机构的同意。
  第十一条市规划、市容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广场周边建筑物立面的监督管理,保持与广场建筑风格相协调。
  第十二条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广场管理机构依据委托的权限,按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违反本办法第八条第(一)、(二)项规定,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的,责令立即清除,并处以10元罚款;随地便溺、堆放物品的,责令立即清除,并处以50元罚款。
  (二)违反本办法第八条第(三)项规定,在建筑物墙面、树木或者公共设施上涂写、刻画或者张贴各类宣传品的,责令立即清除,并处以每处200元罚款。
  (三)违反本办法第八条第(四)项规定,拆除、损坏或者移动各类公共设施的,责令恢复原状,并处以设施造价(下转第43页)(上接第37页)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第十三条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广场管理机构依据委托的权限,按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违反本办法第八条第(五)项规定,以建筑艺术馆为背景进行营业性拍照、制作广告的,责令改正,处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本办法第八条第(六)项规定,从事经营或者义卖、义诊等活动的,责令改正,处以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第十四条违反本办法规定,应当由其他有关行政执法部门处罚的,由其他有关行政执法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实施处罚。
  第十五条广场管理工作人员,应当认真履行职责,秉公执法;不准利用职权徇私舞弊。违反本条前款规定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十七条罚款票据的使用和罚款的处理,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本办法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



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营市天然气价格调节基金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山东省东营市人民政府


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营市天然气价格调节基金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二O一O年二月二十六日
  东政发〔2010〕2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现将《东营市天然气价格调节基金征收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东营市天然气价格调节基金征收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提高政府调控天然气资源的能力,保障天然气市场供应,维护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天然气价格调节基金,是指市政府用于调控天然气供应、稳定天然气市场的专项资金。
  第三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天然气价格调节基金的征收管理适用本办法。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天然气销售企业,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缴纳天然气价格调节基金。
  第四条市政府成立天然气价格调节基金征收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天然气价格调节基金的征收管理。市价格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天然气价格调节基金的征收管理。市财政、审计、交通运输、住房城乡建设、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单位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工作。
  第五条天然气价格调节基金按天然气实际销售量征收,征收标准由市价格主管部门确定。市价格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省和市对天然气价格调整情况,适时调整天然气价格调节基金的征收标准。
  第六条天然气价格调节基金属政府非税收入,由市价格主管部门委托有关单位在出厂环节代征。天然气价格调节基金可以列入企业成本,税前列支。
第七条天然气价格调节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山东省非税收入缴款书》,由代征单位直接缴纳到市财政主管部门设立的专门账户。
  第八条代征单位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标准、方式等征收价格调节基金,不得多收或者擅自缓收、减收、免收。确需缓收、减收、免收的,按照《东营市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条天然气价格调节基金使用范围包括:(一)用于政府调控天然气站点及管网建设;(二)适度补助城市低保户和特困户因调价因素增加的支出;(三)适度补助出租车、公交车因调价因素增加的运营支出;(四)市政府确定的与天然气市场供求有关的其他用途。
  第十条天然气价格调节基金的使用,由市财政、价格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确定,经市政府批准后,由市财政主管部门安排。
  第十一条从实际缴纳的天然气价格调节基金中提取5%的征管经费,用于天然气价格调节基金征收管理及弥补代征单位代征费用支出。
  第十二条天然气价格调节基金年度节余结转下年,滚动使用。
  第十三条市价格、财政、审计、非税收入等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天然气价格调节基金收缴、使用的监督检查。
第十四条对违反本办法规定,拒缴、欠缴、逾期不缴天然气价格调节基金的单位,由有关部门依法进行查处,必要时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十五条违反本办法第九条规定使用天然气价格调节基金的,由市财政主管部门会同价格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停止拨款并追回已拨付的款项,取消该单位使用天然气价格调节基金的资格。
  第十六条市价格主管部门、财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单位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多收或擅自缓收、减收、免收天然气价格调节基金或者弄虚作假、截留、挤占、挪用价格调节基金的,由有关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七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