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司法厅 四川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法律援助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4 21:27:58   浏览:8183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四川省司法厅 四川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法律援助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四川省司法厅 四川省财政厅


四川省司法厅 四川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法律援助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市、州司法局、财政局:

现将《四川省法律援助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四川省司法厅 四川省财政厅

二00五年十一月十五日



四川省法律援助经费使用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法律援助经费管理,保证法律援助经费的专款专用,促进法律援助事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条例》、《四川省法律援助条例》和司法部、财政部等9部门《关于贯彻落实〈法律援助条例〉切实解决困难群众打官司难问题的意见》(司发通[2004]127号),结合四川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法律援助经费,是指法律援助机构依法取得的专门用于法律援助事业、办理法律援助事项的资金。法律援助经费包括政府财政预算拨款、依法接受的捐赠款及其他合法收入等。
第三条 各级财政部门应根据法律援助事业的发展和困难群体法律援助的需求及本行政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财力状况,将法律援助所需要的经费数额纳入年度财政预算。
第四条 法律援助经费应专款专用,并接受财政、审计和司法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五条 法律援助经费用于下列开支:
(一) 承办法律援助案件、事项;
(二) 开展法律援助宣传、教育培训、调研;
(三) 法律援助工作表彰、奖励;
(四) 法律援助档案管理;
(五)购置法律援助资料、办公设备,印制文件简报等;
(六) 用于法律援助的其它必要开支。
第六条 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事项的费用包括:住宿费、交通费、文印费、通讯费、调查取证费、伙食补助费、信访补助费、值班费、聘请翻译费、仲裁费、鉴定费等。
第七条 法律援助人员办理援助案件,法律援助机构根据平均办案成本需要,按照以下标准包干支付办案补贴:
(一)在本市区内、本县(市)办案的,刑事案件每件200-800元;民事、行政案件每件400-1000元。
(二)跨县(市)、跨市、州办案的,刑事案件每件500-1000元; 民事、行政案件每件600-1500元;
(三)跨省办案的,刑事案件每件800-2000元;民事、行政案件每件10O0-2500元。
各市(州)、县(区、市)可在上款规定的幅度范围内确定具体补贴标准。
(四) 属群体上访、集团诉讼、跨年度重大疑难案件,或者因案情复杂、路途遥远或其他客观原因,致使支出特别多的,法律援助机构经审核后报同级司法行政部门主管领导批准,可适当增加补助费或者据实报销。
第八条 安排社会执业律师参与法律援助值班,应给予适当补助。
第九条 法律援助人员在援助案件办结或终止后十五个工作日内,向法律援助机构提交案件档案。经法律援助机构审查合格后,按照补贴标准和发放程序从法律援助经费中支付办案补贴。
结案卷宗应当符合司法部《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暂行管理办法》的要求。
第十条 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事项费用的发放程序:承办人将结案卷宗交法律援助机构初审,合格后填写《法律援助办案补贴审批表》,经复核后报法律援助机构负责人批准,特殊情况报同级司法行政部门主管领导批准。
第十一条 法律援助案件、事项由法律援助机构统一审查、统一受理、统一指派、统一监督,未经法律援助机构审查、受理、批准、指派,法律援助机构不承担办案补贴费用。
第十二条 省对贫困县的法律援助工作可给予适当经费补助。
第十三条 法律援助机构每年应当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法律援助经费的使用情况。
第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私分、挪用法律援助经费。
侵占、私分、挪用法律援助经费的,由司法行政部门责令 追回,并追究单位负责人和主管人员的责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民政部、司法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关于认真贯彻中共中央[1984]七号文件、严禁早婚的通知

民政部 司法部 等


民政部、司法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关于认真贯彻中共中央[1984]七号文件、严禁早婚的通知
民政部、司法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司法厅(局),计划生育委员会,妇女联合会,共青团委员会:
新《婚姻法》已经施行三年多了。但由于对新《婚姻法》宣传不深入,执行不严,不到新《婚姻法》规定的法定婚龄而早婚的现象,在一些农村和山区还很严重。有些地方,由于受封建婚姻陋习和不正之风的影响,还出现了为未达到法定婚龄的青年男女颁发结婚证的现象。在华侨与国
内公民结婚中也出现了此类情况,流传国外,影响很坏。
早婚是违反《婚姻法》的行为。它不仅损害法律的严肃性,不利于法制建设,而且严重影响青年和儿童的身心健康,对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实行也是十分不利的。各有关部门应认真贯彻中共中央中发[1984]七号文件,严禁早婚。今后仍应继续提倡和鼓励晚婚晚育。但对于已
达到法定婚龄(男二十二周岁、女二十周岁),符合新《婚姻法》关于结婚的规定,进行晚婚动员后,男女双方仍坚持登记结婚的,应尊重公民的权利,准予登记结婚。对一方为三十岁以上的未婚青年,另一方已达法定婚龄的,在申请结婚登记时,不要再动员他们晚婚。婚姻登记机关在办
理结婚登记时,应教育男女双方实行计划生育。为此,希望有关各部门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采取如下措施:
一、认真宣传新《婚姻法》,使人人知法,人人守法。各地要针对本地区存在的早婚问题,进行深入的新《婚姻法》宣传,增强群众的法制观念。使人人知晓新《婚姻法》规定的婚龄是结婚的最低年龄,早婚违法;不依照新《婚姻法》的规定办理结婚登记的婚姻是非法婚姻,对非法婚
姻,国家只保护儿童权益,不保护男女双方当事人的婚姻关系。在宣传教育的基础上,发动群众将模范遵守新《婚姻法》,提倡适当晚婚,实行计划生育写入乡规民约,互相监督,共同遵守。
二、对过去的早婚问题进行一次清理。对于已经早婚,没有进行结婚登记,现在已达到法定婚龄的,给予批评教育后,可准予办理结婚登记;现在仍未达到法定婚龄的,由村民委员会动员双方暂时分居;已生育子女的,为便于扶养子女,可不分居,但应责令双方做出检讨。
三、对于过去办理结婚登记中拉关系,走后门,收受贿赂,徇私枉法造成青年早婚的工作人员,应酌情给予行政处分。触犯刑律的,要依法惩处。对于出具假证明造成青年早婚的基层干部,应责成他们向群众检讨,如有索取礼物的,还应责令其退回。
四、加强婚姻登记工作。以县、市(或城市的区)为单位,对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婚姻登记人员进行轮训,学习新《婚姻法》和《婚姻登记办法》。经考核合格的,由县级民政局发给婚姻登记员证书。今后凡不取得婚姻登记员证书的人员,不得承办婚姻登记工作;婚姻登记人
员不依法办事的,要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要受法律制裁。
以上各点,望结合实际情况,贯彻执行。



1984年7月2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汤加王国政府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中国政府 汤加王国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汤加王国政府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签订日期1998年10月26日 生效日期1998年11月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汤加王国政府根据两国人民的利益和共同愿望,决定两国自一九九八年十一月二日起相互承认并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两国政府同意,在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基础上,发展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承认汤加王国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并支持汤加王国政府发展民族经济的努力。
  汤加王国政府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汤加王国政府商定,将根据一九六一年《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规定和国际惯例,并在对等基础上在各自首都为对方使馆的建立和履行职务提供一切必要的协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       汤加王国政府代表
          唐家璇         乌卢卡拉拉·拉瓦卡·阿塔
         (签字)            (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