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批转水利电力部关于按省、市、自治区实行计划用电包干的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已失效)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1 03:54:01   浏览:991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务院批转水利电力部关于按省、市、自治区实行计划用电包干的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已失效)

国务院


国务院批转水利电力部关于按省、市、自治区实行计划用电包干的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

1982年5月11日,国务院

国务院同意水利电力部《关于按省、市、自治区实行计划用电包干的暂行管理办法》,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情况认真执行。

水利电力部关于按省、市、自治区实行计划用电包干的暂行管理办法
为了使现有电力合理分配使用,切实保证国家需要的产品正常生产,加强电网的统一调度,保证电网安全、经济、稳定运行,特制定管理办法如下:
一、按照国家计划发电、分配电。
电力部门要按照国家批准的发电计划,安全、稳定、均衡地发电、供电,千方百计降低燃料消耗,降低线损。燃料供应和运输部门要保证按照发电计划均衡供应发电燃料。严禁拼设备、超用燃料、超发水电。跨省电网对各省、市、自治区要按照确定的分电比例分配用电量和用电负荷,并予以保证。
二、各省、市、自治区实行计划用电包干。
各省、市、自治区内的电力分配,由省、市、自治区经委负责。跨省电网内各省、市、自治区经委要在电网季度、月度分配的用电指标内进行综合平衡,包干使用。各省、市、自治区对地、市、企业也可相应实行计划用电包干,并安装电力定量器,对农村要以县为单位实行计划用电包干,按县或线路安装电力定量器,农忙季节,抗旱排涝用电,可临时调整分电指标。各级都要实行按月(或按日)结算,超用扣还。对超用电而又拒绝扣还的地区和企业要实行限电、停电,强制扣还。有些地区对超用电的企业也可实行加倍收取超用电费的办法。
电力部门和三电办公室要协助经委做好计划用电的具体工作,及时提供电力分配方案、临时调整方案、计划用电执行情况和制止超用电措施等。
三、电力分配原则。
各省、市、自治区分配电力时,首先应保证国家下达计划内的产品、产量的用电。在缺电情况下,应优先安排农业排灌、口粮加工、消费品生产、能源、交通运输、建材、市政生活、出口军品和国家计划内的出口外贸产品的用电,同时兼顾与上述部门有关的企业的用电。对影响全局的骨干企业,由省、市、自治区按照国家生产计划分配电力,不要留缺口,不要层层下放。
四、限制耗能高的产品生产和出口。
从今年起,对东北、华东、京津唐三大电网(包括山东和石邯电网,下同)内的商品电石、铁合金、电炉钢锭、电解铝、生铁和黄磷的生产实行限制供电。对上述产品由省、市、自治区经委、电力部门和“三电”办公室按照平均先进原则核定电耗定额,报国家经委批准后,根据国家产品产量计划确定全年用电量。全年电量一次下达,分季、分月调整,用完后停止供电。在国家计划外,地方政府和企业主管部门不得层层加码。对这类耗能高的产品出口,要严格控制。计划外出口,必须按规定报批。
五、实行择优供电。
各行各业都要认真执行国务院节能指令第二号,努力做好节约用电。电力供应要优先满足质量高、能耗少、成本低、适销对路产品的需要。要有计划地限制甚至停止那些能耗多、质量差、亏损大、滞销产品的生产。在三大电网内电炉不得炼普碳钢锭;对小炼油厂、小电石炉、小炼铁炉、小铁合金炉,土焦炉自一九八二年第二季度起要坚决关停,停止供电,如继续生产用电,即扣减该地区的电力分配指标。
六、耗能高的产品转移地区生产。
今年起,把三大电网内铁合金、商品电石、电解铝、电炉钢锭、生铁和黄磷六种产品的部分生产,逐步向陕、甘、青、晋、豫、鄂、川、贵等水电较多、电源比较富裕的地区转移。具体转移方案由国家计委邀集有关部门商定。
七、加强电网调度纪律。
为保证发电的安全、经济、合理运行,电网必须实行集中统一调度,严禁低周波或高周波运行,各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要大力支持电网按计划发电、供电和集中统一调度的工作。跨省电网内各省、市、自治区若出现超计划指标用电时,首先省、市、自治区要采取措施自行把电限下来,不要等待电网拉闸限电;当电网调度部门被迫拉闸限电时,应预先发出警告,各有关部门要予以配合。由于拉闸限电造成的损失,由超用电地区及单位负责。电力部门发生异常情况必须限电时,应尽可能预先发出限电通知或信息(事故情况例外),未发生异常情况,不得拉闸限电。因电力部门责任未能按计划供电时,事后应予补还。有关加强电网调度纪律的具体措施,由水利电力部制订并颁发执行。对执行用电纪律好的单位,应在报刊上予以表扬;对超计划用电的单位,有关上级要予以批评和处理。
八、调整电价。
对在陕、甘、青、鄂、湘、云、贵、川等电网内的铁合金、电解铝、电炉钢锭、商品电石、生铁、黄磷等产品实行丰水期优惠电价,以鼓励三大电网内上列产品的转移。丰水优惠电价由水利电力部会同国家物价局拟定后报国务院批准。
对华东、京津唐电网内(包括山东和石邯电网)的十一种工业产品(即:电解铝、电石、电炉铁合金、电解烧碱、合成氨、钙镁磷肥、黄磷、电炼钛、镁、硅、钠),从一九八二年三季度起取消优待电价。对东北地区工业电价的调整,从一九八二年三季度开始,具体方案由水利电力部商国家物价局拟定,报国务院批准。
九、部分企业实行季节性生产。
全国各地区在枯水季节和农灌季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缺电局面,特别是东北地区冬春两季工业限电减产,保温面很大,浪费电力。请东北三省经委安排一批企业在夏秋两季多生产,以便作到冬春两季全面停产而不必保温,把保温用电节省下来。请西南、西北地区各省经委,在枯水季节,组织一批企业检修设备,以缓和缺电局面。请华东、华北和华中地区各省经委,在农灌季节,组织一批企业检修设备,让电支农。同时,所有上述地区的地、县、社队工业,在农灌季节均必须让电、限电直至停电,部分大中工业也要让电,以支援农业生产。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关于办理注册商标指定商品的删减或缩小商品范围问题的意见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关于办理注册商标指定商品的删减或缩小商品范围问题的意见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




各商标代理组织:
近来,一些商标代理组织来函询问能否办理注册商标指定商品的删减或缩小商品范围问题,现就此问题答复如下:
一、根据《商标法实施细则》第二十条规定,商标注册人可以通过《变更商标其他注册事项》程序向商标局交送《变更商标其他注册事项申请书》,经核准后删减部分已核定使用的商品。
二、因代理人在注册申请时翻译的商品名称不够准确,需要对核定使用的商品名称进行修正的,只要这种修正不扩大原核定使用商品的范围,可以通过《变更商标其他注册事项》办理。
三、因注册商标变更程序与注销、撤销程序不同,因此,他人以相同或近似商标在被删减商品上提出的注册申请,不受《商标法》第三十二条所规定的一年期限的限制。



1997年10月16日

郑州市社会用字管理规定

河南省郑州市人民政府


郑州市社会用字管理规定

政府令第27号


《郑州市社会用字管理规定》业经一九九二年八月十五日市人民政府第十八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以发布施行。             

市 长 张世英


一九九二年八月十七日



郑州市社会用字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加强社会用字管理,纠正社会用字中的混乱现象,促进社会用字规范化、标准化,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社会用字是指书写、印刷、刻制、浇铸具有公共性、示意性的汉字和汉语拼音。

第三条 下列用字均属社会用字:
(一)报纸、杂志、图书及中小学教材等;
(二)公文、公章、标语、宣传橱窗、锦旗、奖状等;
(三)各类地名,包括自然地理实体名称、行政区划名称、居民区名称及具有地名意义的台、站、港、场、路、街等名称;
(四)商品名称、商品包装、商标;
(五)以各种形式刊播、张贴的广告;
(六)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牌匾;
(七)电影和电视节目的片名、制作单位、演职员姓名表、说明字幕等;
(八)电子计算机、电脑的信息处理。
第四条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使用社会用字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驻郑部队、企业事业单位及公民个人,均应遵守本规定。
第五条 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社会用字管理工作,负责本规定的实施。 商业、文化、工商行政管理、新闻、广播电视、交通、城建等有关部门依照各自的职责,协同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社会用字的管理。
第六条 社会用字应当严格执行下列标准:
(一)印刷体字形以文化部和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一九六五年一月联合发布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为标准;
(二)简化字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一九八六年十月十日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为标准;
(三)正体字以文化部和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一九五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联合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所列正体字为标准,其中与《简化字总表》不一致的,以《简化字总表》为标准;
(四)汉语拼音写以普通话语音为标准,书写以国家汉语拼音正词法委员会公布的《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一九八七)》为标准。
第七条 社会用字不得使用下列汉字:
(一)已被简化的繁体字(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已被淘汰的异体字和旧字形(姓氏用字除外);
(三)已被废止的《第二批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中的简化字;
(四)生造的简化字;
(五)错字、别字。
第八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允许使用繁体字:
(一)翻译和整理出版的古典书籍;
(二)历史名人、文化名人、革命烈士的墨迹;
(三)历史文物或具有历史意义遗址的铭文;
(四)国际友人、华侨、港澳台同胞的题词;
(五)书法艺术作品;
(六)一向使用繁体字的出口注册登记的商品名称及其他包装;
(七)建国前创办的文物字画、中药等商店的牌匾。
第九条 社会用字书写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书写公正、规范、容易辨认;
(二)书写行款,横行由左至右,竖行由右至左;
(三)具有装饰用用的艺术字(包括篆书、隶书、草书等》书写正确、美观、易于辨认;
(四)汉语拼音拼写准确,字母书写正确,分词连写。
第十条 社会用字可以单独使用汉字或者汉字与汉语拼音并用,不得单独使用汉语拼音。
社会用字如需使用外文,应当中文和外文并用,上为中文,下为外文,双行排列。除特殊情况外,不得单独使用外文。
第十一条 凡使用社会用字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建立审核制度,各部门对本系统所属单位的社会用字进行严格管理。社会用字使用单位或个人,如对选定规范字掌握不准,可请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审查。
第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制作、经销、购买用字不符合规定要求的牌匾、标牌、锦旗、证书等。
第十三条 本规定施行前已使用的社会用字,使用单位和个人应当进行检查。对不符合本规定的,应在本规定施行之日起六个月内进行纠正。
大型金属、水泥、石刻牌匾用字不符合本规定要求的,在六个月内纠正有困难的,可另外制作用字符合本规定要求的小型副牌,悬挂于明显的位置。将来重新修整时用字必须符合本规定。
第十四条 本规定施行前使用不规范社会用字的,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可责令其限期纠正,在限期内无正当理由拒不纠正的,每处可处以五百元以下的罚款。本规定施行后仍制作、使用不规范社会用字的,每处可处以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五条 本规定由市教育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规定自发由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