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政务公开实施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3 10:13:32   浏览:8324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吉安市政务公开实施办法

江西省吉安市人民政府


吉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吉安市政务公开实施办法的通知
( 吉府发〔2003〕6号 )
2003-2-23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吉安市政务公开实施办法》已于二OO三年一月二十三日市政府第十九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应根据本《办法》,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和《政务公开指南》,并于2003年10月底前,将贯彻执行情况及执行中的好经验、好典型报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府将于年底对全市政务公开情况进行检查。


二OO三年二月二十三日




吉安市政务公开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优化政务环境,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促进全市改革、发展、稳定,根据国家、省有关依法行政的政策要求,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实施政务公开,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确保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重要保证,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治本之策,是主动适应新形势、改进施政方式、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实施政务公开,对于增强政府及其部门工作的透明度,提高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及自觉性,提高管理相对人遵纪守法意识及依法维权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条 实施政务公开的原则是:依法公开、真实公开、注重实效、有利监督。

第四条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及所属部门和基层工作机构,以及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受行政机关委托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事业组织,都要实施政务公开。

第五条 除法律、法规规定不宜公开的外,凡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类事项都属于公开的内容;尤其要抓住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和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重大决策,以及容易产生腐败问题的权力运行环节进行公开。

第六条 政府政务公开的主要内容:

决策情况。主要包括政府重大工作部署、重大改革举措、重要事项办理、重要会议决定的落实情况以及行政审批事项等;

财政收支情况。主要包括财政预决算、大额度资金分配使用情况,大宗政府采购情况,土地使用权出让,工程项目的立项、招投标、验收、预决算,大型固定资产核查和处置情况,救灾、救济款物的管理、发放情况等。

人事情况。主要包括行政编制、人事任命、公务员选拔录用、退伍转业军人安置、评先表彰、机构改革和人员分流情况等。

第七条 政府职能部门公开的主要内容:部门的职责,办事依据、程序、时限、过程和结果,服务承诺,违诺违纪的投诉处理途径;社会各界、人民群众对本部门的的批评、意见、建议及其处理情况;以及本部门人事任命、奖惩录用、职称评定、财务收支、大额资金分配、工程招投标等情况。

第八条 政府政务公开主要形式:在办公地点前建立政务公开电子显示屏;在本辖区中心广场或办公大楼前设立政务公开栏、政务公开墙;在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上开辟政务公开专栏,在政府信息网上增设政务公开网页;建立综合性的政务大厅或专业性服务大厅;对重大决策,要选择实施预公开制度、听证制度、质询制度。

第九条 政府职能部门及其他机构政务公开主要形式:在部门、单位办公地点建立公开栏,公开部门、单位的职责、目标任务、机构设立、处(科、室)负责人姓名、监督部门及电话;建立部门、单位"一厅式"、"一窗式"、"一站式"服务形式;在"一厅式"办公大厅内设置公开栏、公开手册、办事须知;有条件的可设立触摸式电脑、语音信箱等电子办公设施。

第十条 实行公开内容备案检查制度。凡涉及政务公开的重要事钣上喙鼗固岢霾⒈ㄍ墩窆斓夹∽楸赴福徽窆淖柿希晒ノ桓涸鹑饲┳植垂乃承虼娴担桓骷墩ㄆ诩觳檎窆榭觯⑾治侍饧笆本勒?

第十一条 实行定期审计制度。审计部门要定期对本级政府财政预算的执行情况、决算情况以及政府部门管理和政府委托社会团体代管的各类基金、资金的收支情况,依法进行审计监督,并将审计结果公开。

第十二条 建立健全监督制度。各级政府要成立政务公开领导小组,明确办事机构,建立政务公开投诉处理制度,对违反政务公开各项规定和办法的人和事的投诉,要认真受理并及时处理。要加大社会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力度;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社会各方面的人士对公开内容的真实性、全面性、有效性进行评议;对政务公开工作的成功经验进行宣传、推广,对消极抵制、弄虚作假的典型事例予以曝光。

第十三条 建立群众评议制度。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民主评议活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要求,切实保证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积极开展政务公开入社区活动,推行基层公务员对辖区群众通报工作制度。

第十四条 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凡未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本地区、本部门领导班子重要议事日程,组织领导不力,或者避重就轻,只公开一般事项,不公开重点事项,致使公开的内容不全面、不到位,走形式、走过场的,根据情节轻重,对该领导班子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给予相应组织处理;对拒不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的,或对政务公开工作敷衍应付、弄虚作假、搞假公开的,或对政务公开工作消极抵制、顶着不办的,或政务公开工作责任不落实,承诺不践诺,导致严重后果的,根据情节轻重,对该领导班子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直接责任者给予相应政纪处分。

第十五条 政务公开采取市、县(市、区)两级联动,条块结合的组织形式:党委统一领导,各级政府主抓,人大监督实施,政府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纪检监察机关加强监督检查,各部门各负其责。县(市、区)政府及市政府各部门要结合本地和本部门业务工作实际,制定相应制度,市政府各部门要对下级部门推进政务公开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第十六条 要把政务公开与加强机关内部管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制度,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制度体系,以制度管事、管人。

第十七条 推进政务公开工作,要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财政管理制度改革相结合,与政府采购、建立有形建设市场、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招标拍卖等反腐败治本抓源头工作相结合,整体推进,发挥综合效应。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市政府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2003年3月1日起实施。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临夏回族自治州科学技术奖励办法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令

(第19号)

《临夏回族自治州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已经2007年4月13日州人民政府第四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发布之日起30日后执行。


州长:年仲华           二○○七年四月十七日



临夏回族自治州科学技术奖励办法

第一条 为了奖励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促进发明创造和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速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根据国务院《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州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州政府设立州科学技术奖,分以下二类:
  (一)科技特别奖;
  (二)科技进步奖。
  第三条 科学技术奖励工作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鼓励团结协作、联合攻关、自主创新,促进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加速科教兴州、人才强州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第四条 科学技术奖的推荐、评审、授予实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第五条 设立州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依照本办法的规定负责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工作。
州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的组成人选由州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提出,报州政府批准。
州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聘请有关专家组成行业评审组,对申报科技进步奖的项目进行初步评审。州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对申报科技特别奖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初步考核和评审。
  第六条 州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科学技术奖评审的组织管理工作。
  第七条 社会力量设立面向社会的科学技术奖,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由州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办理登记手续。
  第八条 科技特别奖授予下列科学技术工作者或组织:
  (一)在科学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及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做出特殊贡献,取得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企业或单位;
  (二)在某一学科领域取得重大技术创新、取得多项科技成果并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贡献、取得多项重大科技成果的科技工作者;
  (三)在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增加科技投入,积极实施科教兴县战略,采用多项行政、技术措施帮助企业和农村引进、示范、推广多项先进适用技术,推动全社会的技术进步,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广泛开展科学技术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努力提高全民科学技术素质等方面实绩突出、走在全州前列的县(市);
  (四)以科技创新、技术进步和成果转化,在促进临夏州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州外组织和公民(包括外国组织和外国公民)。
  第九条 科技进步奖授予在应用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及在自然科学研究、技术发明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
  (一)在实施技术开发项目中,取得重大科技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创造显著经济效益的;
  (二)在实施社会公益项目中,长期从事科学技术基础性工作和社会公益性科学技术事业,创造显著社会效益的;
  (三)在实施重大工程项目中,在关键技术和系统集成方面有创新,取得了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
  (四)在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养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
  (五)在决策科学化、管理现代化等软科学研究项目中,研究结论被采纳,用于决策和管理实践成效显著的;
  (六)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要科学发现的;
  (七)在技术发明、技术创造活动中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在本州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要技术发明的。
  前款第(三)项重大工程类项目的科学技术进步奖仅授予组织。
  前款第(六)、(七)奖项仅授予公民。
  前款第(六)项所称重要科学发现,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前人尚未发现或者尚未阐明;
  2、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3、得到国内外自然科学界认可。
  前款第(七)项所称重要技术发明,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前人尚未发明或者尚未公开;
  2、具有先进性和创造性;
  3、经实施一年以上,创造明显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
  第十条 州科技特别奖分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三个等级。每两年评选一次。从申报单位(人员)中择优评选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
  第十一条 州科学技术进步奖设一等奖、二等奖及三等奖三个等级,每年评选一次,每次奖励项目总数不超过20项。其中一等奖占20%左右,二等奖占30%左右,三等奖占50%左右。
  第十二条 州科学技术奖候选人选(项目)由下列部门、单位和个人推荐:
  (一)县、市人民政府;
  (二)州政府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
  (三)中央及省属在临有关单位;
  (四)经州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认定的符合规定条件的其他单位、组织和科学技术专家;
  (五)中国人民解放军临夏军分区有关部门;
  (六)党委系统和民间组织的项目,由州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推荐。
  第十三条 州科学技术奖采取限额推荐。各推荐部门或个人应当对申报人选(项目)择优推荐,填写统一格式的推荐书,提供真实、可靠的评价材料。
  第十四条 州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根据科技进步奖行业评审组的意见和科技特别奖考核评审组的意见,召开全体会议进行最终评审,确定获奖人选(项目)、奖励种类及等级。
  第十五条 州科学技术奖实行异议制度。州科学技术奖的评选结果向社会公布,征求社会公众意见。
  第十六条 在公布之日起一个月之内,对有争议的人选(项目),可向州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提出书面意见,由州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处理。
  第十七条 州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对州科学技术奖获奖人选(项目)和奖励种类及等级的结果进行审核,报州政府批准。
  第十八条 州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由州人民政府发布奖励决定、颁发证书和奖金。
  第十九条 州科学技术奖的奖励标准:科技特别奖一等奖奖励人民币3万元,其中2万元奖给科技特别奖获得者,0.5万元奖给完成该项目的其他有功人员,0.5万元用于改善科研、工作条件。二等奖奖励人民币2万元,其中1万元奖给科技特别奖获得者,0.5万元奖给完成该项目的其他有功人员,0.5万元用于改善科研、工作条件。三等奖奖励人民币1万元,其中0.6万元奖给科技特别奖获得者,0.4万元奖给完成该项目的其他有功人员。获奖者为单位的,60%的奖金奖给主要有功人员,40%用于改善工作条件。
  科学技术进步奖一、二、三等奖,分别奖励人民币0.8万元、0.5万元、0.3万元。
  州科学技术奖的奖金数额由州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会同州财政部门提出,报州政府批准后实行。
  第二十条 州科学技术奖获奖者的事迹,记入本人档案,作为考核和享受有关待遇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二十一条 剽窃、侵夺他人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及其他科学技术成果的,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手段骗取州科学技术奖的,经查明属实,由州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报州政府后撤销其奖励,追回奖金和证书。其主要申报人在两年内不得申报州科学技术奖。
  第二十二条 推荐单位和个人提供虚假数据、材料,协助他人骗取州科学技术奖的,由州科学技术行政部门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暂停或取消其推荐资格。
  第二十三条 参与评审活动的专家和工作人员在评审活动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由州科学技术行政部门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暂停或者取消其评审资格,由主管部门对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四条 社会力量未经登记,擅自设立面向社会的科学技术奖的,由州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予以取缔。
  社会力量经登记设立的面向社会的科学技术奖,在奖励活动中收取费用的,由州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没收所收取的费用,并处所收取费用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其登记。
  第二十五条 除设州级科学技术奖外,州政府所属部门不再设立科学技术奖。
  第二十六条 州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依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30日后执行。


共青团中央关于认真学习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意见

共青团中央


共青团中央关于认真学习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意见

(一九九四年九月十五日)



共青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委,总政组织部,武警总部政治部,全国铁道团委,全国民航团委,中直机关团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

  最近,中共中央印发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指导共青团思想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爱国主义历来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不懈地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构筑起牢固的精神支柱,努力成长为适应跨世纪发展需要的一代新人,是摆在共青团面前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团组织要根据中央《通知》精神,抓住时机,扎实工作,从以下四个方面搞好《纲要》的学习贯彻,努力把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生动、具体、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一、抓好文件学习,领会精神实质。《纲要》中明确提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是青少年,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倍加关心,也为进一步推动青年工作向前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各级团组织要以邓小平同志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共青团和青年工作中的基础性教育内容来抓,自觉担当起这个义不容辞的责任。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特别是青少年素质的一个基础性社会工程。这就要求各级团组织采取多种形式,认真组织广大团员青年、尤其是团的干部和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者学习《纲要》精神,重点领会和掌握文件中提出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重点对象以及一系列具体措施,为逐步建立起持久性的爱国主义教育机制打好思想基础和工作基础。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重在建设的思想教育活动。这就要求各级团组织把爱国主义教育同青少年的学习、工作、生活紧密结合,融汇贯通到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之中,使爱国主义教育具体化、有形化。爱国主义教育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动力源泉。这就要求各级团组织既要引导广大青少年了解历史,又要引导他们了解国家的现状和今后的发展目标,使广大青少年不仅能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重要的是在为实现国家和民族振兴的奋斗过程中接受生动、具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在重点抓好全团学习的同时,团中央将从国际大背景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出发,结合青年和青年工作实际,适时制定共青团贯彻落实《纲要》精神的具体实施细则。各级团组织也要依据《纲要》,结合各自的工作特点,制定工作方案,设计活动项目,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贯彻《纲要》变成全团的实际行动。

  二、结合工作特点,推动基层落实。实施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和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是团中央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推动青年工作再上新台阶的重要举措。实践证明,它不仅是引导青年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贡献的有效形式,也是共青团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体现。各级团组织要把贯彻《纲要》精神同实施两个重点青年工程更好地结合起来,把广大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热情引导和凝聚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上来,引导和凝聚到为祖国统一、繁荣和富强做贡献上来,努力做到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活动中把广大青少年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激发出来,又在改革和建设的熔炉中进一步培养和强化广大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意识,从而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纲要》的落实。一是继续深入开展青年志愿者行动,动员和组织广大青年从爱国主义的最基本要求做起,使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在参加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得到陶冶和升华。与此同时,积极筹备成立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逐步使这项能够充分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活动规范化、制度化、社会化。二是把提倡和组织年满18周岁公民举行的“成人仪式”活动与青年志愿者行动结合起来,引导青少年在成人之前都能够自愿参加社会服务,从小培养起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意识。三是继续深入开展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激发青年的爱国、爱岗热情和创业、敬业精神。要通过对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行业中涌现出的先进青年集体、青年岗位和青年工程进行命名和挂牌服务,引导青年热爱本职、文明从业、积极进取、勇于奉献,努力创造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文明。四是继续把以爱国主义为主题,以向青年推荐文化精品为内容的“三评一展”活动推向基层。团中央将通过向全国老少边贫县团组织赠送一批“中国青年优秀歌曲奖”音带、建立“中国青年优秀图书奖”书架、组织主演百部爱国主义影视片的部分艺术家深人基层等活动,在广大青少年中进一步掀起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读好书、唱好歌、看好片的热潮。五是通过广泛开展青工岗位训练,培养青年岗位能手活动,引导和教育广大青年职工增强国家主人翁责任感,把爱国热情熔铸在勤学苦练、发愤成才的实际作为之中,为集体、为社会、为国家多做贡献。六是以实施《纲要》为契机,更加广泛地动员社会力量,加大工作力度,使“希望工程”在爱国主义教育的推动下有突破性进展。七是继续深入开展城市儿童和贫困地区儿童“手拉手”互助活动,注重抓好城市儿童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儿童的“手拉手”活动,力争在明年“六一”前使结对数突破1000万对大关,使城市、乡村以及边疆各族少年儿童相互间培养起爱心和友谊,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启蒙教育。

  三、利用团内阵地,搞好宣传教育。各级团的舆论阵地、教育阵地和活动阵地,是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要进一步加大爱国主义教育的宣传力度,在广大青少年中全面、系统、准确地宣传好《纲要)精神。团中央和各地的青年报刊都要开设专栏,重点宣传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就,宣传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灿烂文化,宣传富有爱国主义精神的中国青年的奋斗足迹,及时报道团员青年的反响和各地团组织学习贯彻《纲要》的情况,从而形成浓厚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使青少年随时随处都能受到爱国主义思想的感染和熏陶。各级团校等团内教育阵地,要进一步发挥培训教育功能,一方面通过举办学习班、研究班,为各级团组织培训骨干;另一方面编写学习贯彻《纲要》的专门教材,将爱国主义教育纳人正规的团校教学之中,使团校学员都能受到系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初步掌握从事这方面教育的方法和本领。各级青少年宫、活动营地、教育基地等团队活动阵地,要进一步开展各种丰富多采、寓教于乐的青少年文化教育活动,使青少年在娱乐身心、求知成才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团中央在已命名五个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的基础上,还要认真规划,每年命名一批,进一步发挥教育基地在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中的特殊作用。

  四、采取得力措施,确保活动持久。爱国主义教育贵在坚持,重在实效。各级团组织要在认真总结以往各种思想教育活动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新路子。首先,搞好调查研究。要组织力量每年对青少年的思想状况以及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情况,进行专题调查研究,不断根据变化了的客观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使这项活动注重实效,常搞常新。其次,加强理论指导。团中央将组织力量着手编辑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系统教材。有条件的地方也要有针对性地组织编写一些具体生动的教材,进一步促进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系统化、规范化。第三,抓好示范引导。各地团组织要注重发现和培养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工作典型和个人典型,及时总结经验,大力宣传推广。继续培养和宣传各条战线涌现出来的具有爱国主义精神,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模范人物,以带动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团中央宣传部要对各地团组织实施《纲要》的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各省级团委要将贯彻落实的情况及时向团中央报告。